站内搜索
栏目导航
 
文化生活
领导团队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发展规划
化验室简介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九个旗市,经营区域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林区地域辽阔,地上动植物种类繁多,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为林区的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十一五”期间,林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加快接续产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2008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委员会批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统筹林区矿业开发。3年来,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及林区上下的大力支持下,林区矿业进展迅速,部分区域地质勘探工作已成功取得突破,为林区矿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林区生态建设以及经济转型和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林区矿业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己任,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集成有效的勘查技术路线,秉持安全集约、环境友好的矿山建设理念,积极探索林区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努力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林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部分 “十二五”林区矿业开发总体思路和目标

第一节  林区矿业开发背景

2008年,森工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谋求新的发展。624,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矿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林区矿业开发工作从此起步。林区将矿业作为接续产业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林区具备了发展矿业的基础和条件。林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为林区发展矿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的大力支持为林区矿业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地处林区独特的地缘优势、管理优势为矿业开营造了宝贵的发展环境。

二、发展矿业是林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科学选择。矿业属高收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林区安排就业、改善民生、振兴经济的优势产业。资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不能当林区矿业开发的旁观者,捧着金饭碗过苦日子。

三、参与矿业开发是维护林区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林区范围内已登记探矿权超过300个,开发主体众多,实力参差不齐,分散勘查和无序开发必将给林区森林防火和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和隐患。林区的矿产资源只有林业主导开发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森工集团介入后,将积极协同呼伦贝尔市政府,加快林区矿产资源整合,逐步确立森工集团在林区矿产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引领林区矿业发展,确保林区生态安全。                    

第二节  发展基础

林区矿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1、林区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境内分布着大兴安岭多和得尔布干两条国家级重点多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赋存情况良好,目前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铁、钛、锰、铜、钼、铅、锌、金、银、钨等十余种。

林区西北部地区位于得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东北端,该成矿带长800公里、宽100多公里,面积9万余平方公里,是全国乃至世界级重点成矿带之一,呼伦贝尔发现的多金属矿产大部分位于此带上。上世纪相继发现了甲乌拉铅锌多金属矿、额仁陶勒盖银矿、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乌奴格吐上铜钼矿,林区已发现根河市比利亚谷铅锌矿、三道河铅锌矿就分布在这个成矿带上。毗邻的俄罗斯赤塔州和蒙古国东方省都已发现并探明几百个矿床(其中大型以上矿床达40多个),得耳布干成矿带与俄蒙毗邻地区地质背景构造成矿环境相同,找矿潜力巨大。

林区中南部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由于地质勘查程度低,林区内尚未发现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但是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地赤峰市却发现了众多的有色金属矿床,被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赤峰的发展给林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林区“十一五”矿业发展态势良好   林区矿业开发工作自20086月起步,在集团公司和各个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年紧张工作,勘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探明了资源价值超百亿元的根河市比利亚谷铅锌矿,对金河、图里河、伊图里河等区域的探矿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2008年公司与陕西有色控股集团合资成立了林区第一家合资矿山企业“根河市森鑫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合资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为“十二五"林区矿产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林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矿业开发促进生态保护,不断探索林区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夯实林区矿业发展基础、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打造新的经济支柱、促进林区经济转型。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原则  要充分认识林区发展矿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根据林区的自然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速度,做到适度开发,最大限度减少对林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坚持林业主导、统筹开发原则  由于林区生态的特殊性,一定要坚持林区的矿产资源林业主导开发的原则,配合国土部门加快林区资源整合,实现林业主导、统筹开发,确保林区生态安全;

——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原则   林区矿业刚刚起步,未雨绸缪,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严格林区矿业开发准入条件,遵循大矿山建设理念,走集约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林区矿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原则  林区矿业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林区矿业将立足林区,充分发挥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共同参与矿业开发,将矿业做大做强,同时让林区百姓不断分享矿业发展成果,实现民生改善。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是林区矿业确立主导地位、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

1、确立主导地位 积极配合呼伦贝尔市主管部门,加快林区矿产资源整合,争取到“十二五”期末,确立森工集团在林区范围内矿产开发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与1-2家国内大型矿山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统筹林区矿业开发,将林区矿业纳入科学、高效、绿色、环保的发展轨道,确保林区生态安全。

2、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地质工作进度,探明并储备一批规模以上矿产地;加快开发进度,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建成2-3处规模以上矿山,林区矿业产值达到10亿元,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节 总体布局

以地质勘查成果为基础,按照“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以及“分散采矿、集中选矿”的大矿山建设理念,以林区所在的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为核心区,每个地区集中建设1处规模以上选矿厂,带动区域内矿业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十二五”林区矿业开发主要任务

    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按照“落实矿权、地质勘探、科学规划、绿色开发”四步走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大矿山、大联合、大产业”的林区矿业发展格局,实现林区矿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大矿山  根据建设大矿山的发展理念,对林区矿业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规模化建设、集约化发展;积极探索林区绿色矿业发展模式,为今后矿山建设提供参照和指导。

1、2012年完成根河市比利亚谷铅锌矿3000吨选厂建设,争取到2013年选矿厂达产,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后净利润1.0亿元以上。

2、支持公司合资企业“根河市森鑫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加大投入,在已有二道河探矿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加大外围探矿力度,实现矿山增储。实施选矿厂扩能改造,达到3000/日的处理能力,争取到2013年实现年处理矿石60万吨,收入3.0亿元的目标。

3、“十二五”期间林区争取新建规模化矿山3座,采选能力达到200万吨。

二、进行大联合

—— 与各级政府合作  利用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进有色(冶金)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林区资源整合,确立林业在矿业开发中的主导地位,继续争取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扩大探矿权储备,争取国家勘查资金,参与林区矿产资源整装勘查;

—— 与大企业联合  取长补短,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进林区资源整合;积极开展根河比利亚谷等矿权资本运作,完成股权转让和矿山建设;引进风险探矿资金,降低探矿风险;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促进林区矿业发展。

—— 与勘查单位联合  积极与勘查单位合作,摸清林区矿产资源底数,打好发展基础。加快额尔古纳市卡达梯岭、根河市的开拉气林场铅多金属、 37公里铜多金属以及鄂伦春自治旗的阿都尔称河铅多金属、木奎西银多金属、利克斯林场铅多金属、斗克河银矿等重点项目勘探,加大地质研究力度,增加风险勘探投入,2011年到2012年提交2个以上详查或勘探成果,为2013年到2015年矿山建设做好地质准备。

—— 与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合,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开发力度。

—— 与大中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  利用外脑,寻求智力支持,加强勘查、采选、管理等综合研究,有计划地组织人才培训,打造林区自己的专业队伍。

1、与有关地质院校建立长期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培训机制;

2、利用林区的教育资源和阵地,实施请进来和自我培训模式,打造“森工矿业培训”品牌,形成长期化商业化培训模式;

3、建立林区“森工矿业实习、研讨”基地,引进智力和实用性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健全林区自己的地质、矿床、开发模型。

—— 与林区内部企业联合  采用参股、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林区各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加快发展;

    三、发展大产业  合理规划林区矿业产业布局,适应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需要,培育以矿业经济为主体的林区经济体系。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以大矿山建设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林区地质勘查专业队伍,组建勘察设计、钻探、物探、化验、测量等专业服务公司,切实将矿业做大做强,成为林区新兴经济支柱。

第三部分 2016--2025年远景目标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林区矿业开发主导地位基本确立,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林区矿业整体步入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矿业在林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16-2025年,林区矿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

一、在2015年前,建成比利亚矿业90万吨/年采选能力、金岭矿业30万吨/年采选能力的有色金属企业。规划建设阿都尔称河等260万吨/年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森工矿业公司实现集团化经营,企业经济、管理、融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在2020年前,累计建设规模化有色金属采选企业5个,林区铅锌等有色金属采矿量选矿量达到300万吨,金属量达到1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企业净利润8亿元以上。

三、在2020年前,林区矿业形成一定的资本积累,有能力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开展区外和境外投资与合作,寻求介入贵金属、高科技金属、地热、矿泉水等资源开发领域,谋求更大发展。积极开展有色金属国际贸易,年进出口金属量达到5万吨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8亿元以上。

四、在2015年前,建立林区自己的勘查设计队伍,地质勘探与设计达到较高资质和水平,成为林区乃至地区地质勘探设计、施工骨干力量,带动林区森林调查、工程设计、施工队伍加入矿业经济圈,争取期末地质勘查设计、施工年收入2亿元以上。

五、到2025年,林区矿业完整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安排就业6000人以上,矿业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同时形成以矿业为核心的交通运输、工业化旅游、机械加工、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产业格局,使矿业真正成为林区的替代产业。

 

 


 

Copyright © 2009-2015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木材大厦  邮编:022150

E-mailsgkyxinxi@126.com

蒙公网安备 15078202000067号